音樂
打擊樂

打擊樂(Percussion Music)
人類最早運用拍打身體或隨手可得的物品發出聲音傳遞訊號,可被視為打擊樂的起源。後來開始出現各種材質(皮革、木材、金屬)製成的打擊樂器,藉由手的敲擊、棒或槌狀物的使用、搖動及摩擦來發聲。
打擊樂器可分為有固定音高樂器如木琴、鐵琴、定音鼓;或無音高樂器如鈸、小鼓、鈴鼓等。
在20世紀之前的歐洲音樂中,打擊樂主要用以輔助和聲進行,以及增添音樂或聲響的戲劇性效果,不具有獨立的地位。直至20世紀後半,因打擊樂器本身多變新奇的音色,以及不受傳統音色限制的特點,受到許多重要作曲家如:巴爾托克、拉威爾、布列頓、理查史特勞斯......等人之重視,而大量使用於創作曲目中。
不同於20世紀前的歐洲藝術音樂,在東方傳統音樂中,以鑼鼓樂形式流傳的打擊樂器,原本就以不同的形式與組合存在,並於文化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現今打擊樂器因其親民的特點,應用的範圍更加廣泛,不僅使用於國樂團、各種型態的器樂合奏、戲劇、曲藝和歌舞伴奏中,更是宗廟祭祀、慶典擊會、年節活動中,渲染氣氛最不可或缺的樂器。
參考資料:
國家教育研究院《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打擊樂(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40104&la=0&powerMode=0)
臺灣教育部《教育百科︱教育雲線上字典》打擊樂(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6%89%93%E6%93%8A%E6%A8%82&search=%E6%85%B6)
柯瓔芷。2010。《擊樂作品中因高、音色與節奏的探討-以台灣當代擊樂作品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音樂學組,博士論文。頁1-11。
許毅。2008。《以擊樂器之特性對提升音樂學習動機之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英文名參考:
劍橋大學出版社《Cambridge Dictionary》percussion(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zht/%E8%A9%9E%E5%85%B8/%E8%8B%B1%E8%AA%9E-%E6%BC%A2%E8%AA%9E-%E7%B9%81%E9%AB%94/percussion)
圖片來源:
2017臺灣國際打擊樂節大賽(https://2017tipcc.jpg.org.tw/index.html)
★「藝學就慧」文字內容已經專家審查,若有建議,歡迎與本臺聯絡。
Prelude to Paradise / 天堂路 / J. Remington
新北高中管樂社於2001年成立,由一群熱愛音樂的高中生組成,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打擊樂團則是打擊分部及音樂班打擊樂主………
Aboriginal Dreams / 原住民的夢想 / R. Barrett
光明國小打擊樂團於100學年度正式成團,第一屆學生即獲得新竹縣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打擊樂團體組代表權,並於102~111學年………
Percussive Dance 2011 / 打擊舞2011 / 片岡寬晶
光明國小打擊樂團於100學年度正式成團,第一屆學生即獲得新竹縣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打擊樂團體組代表權,並於102~111學年………
The Big Dipper/作曲:Yosuke Nomoto/編曲:魏郁青
鎮西打擊樂團成立於民國100年,希望透過打擊樂的練習,協助孩子開發音樂潛能,藉由打擊合奏的練習,積極培養孩子團結合作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