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樹義國小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極具特色的傳統迴廊式閩式建築;而耳邊傳來陣陣的優美且具有活力的音樂聲迴盪在校園中,尋聲而去是樹義國小國樂團正在校園的中庭正在為兩天後的台中市音樂比賽,進行賽前的最後排練。
走在樹義國小國樂團,很容易被孩子天真單純的眼神和落落大方的熱情問候所吸引,走廊上孩子們向老師問候,離開學校時孩子們陸續到辦公室與老師道別,而每當他們踏進排練室後,從孩子的眼神中可以窺見他們對於音樂的執著和熱愛,每位孩子臉上沒有因為長時間的合奏訓練而有所疲態,他們身上,國樂就像快充站,讓他們快速回電。
而這樣對於音樂的熱情,不外乎是因為學校的支持和家長的全力配合,除此之外,學校還有三位國樂團的靈魂人物,分別是指揮陳韶寅老師、總監江佩蒨老師以及團長李嘉倩老師。
三位老師不僅是在音樂領域教育孩子,他們也笑稱這裡(國樂團)就像是國樂安親班,孩子們在放學後留下寫作業、用餐、小睡休息後,進行晚上的合奏排練;在課業上如果遇到瓶頸的科目,也由三位老師進行輔導協助,週休假日國樂團也全天候提供琴房,讓孩子們隨時可以到琴房練琴,精進自己的技術準備個人賽;甚至在月考前還有考前衝刺班,由老師帶領國樂團的孩子進行課業總複習,上述種種,都使得樹義國小的演奏,受到樂界的讚許和認同。
指揮陳韶寅老師更表示:「我接任樹義國樂團指揮至今大約10年的時間,對我來說,指揮國小學生樂團不僅是帶領小朋友一起演奏音樂,更是必須陪伴每一位小孩一起從練習到理解音樂,這段從無到有的過程,每一步都必須走的紮實,才能讓孩子在成長和進步中投入音樂的懷抱。」
在三位老師的用心帶領之下,樹義國小在2018年起,年年在臺中市音樂比賽以及全國音樂比賽國小合奏B組項目中獲得中區特優的成績,113學年再度獲得臺中市音樂比賽國小合奏B組特優第一名;除了團體成績優異之外,在個人賽項目中每年都有多位孩子在個人項目表現優異,代表臺中市晉級參加全國音樂比賽,更是在全國賽中表現十分亮眼並持續獲得佳績。
在音樂基礎教育的培育中,有兩個重要的因素:陪伴引導和練習。與三位老師的對話,可以感受到他們對於每一位孩子的重視,每場學生的演出、比賽,他們都陪伴在側,遇到較有困難的學生,他們也不遺餘力的給予幫助、提供資源,陪伴孩子無論在琴藝或是學業一步步的成長。
蘇格拉底有句教育格言:「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三位老師對於國樂教育的堅持傳遞給孩子,轉化成孩子對於音樂的熱愛,讓孩子們在參與國樂團的歷程中不僅只是專注演奏能力的追求,同時也透過團隊的練習,認知到合作的力量和協調的能力,並且透過參加全國音樂比賽以及定期的年度展演增強孩子們的心理素質、提升自信心,更重要的由於樂團的紀律,讓每位成員提高自己的責任感,在演出中全力以赴!我們可以看到樹義國小國樂團中的每一位成員,無論是師長、學生,亦或是家長,都對團隊有著高度的認同,對他們來說,國樂團已經不只是一個純粹學習和展演音樂的場所,也是相互陪伴成長、精進自我的舞台,更讓每位進到國樂團的孩子,都像是回到家一樣,充滿歸屬感且倍感溫暖。
藝秀臺 編審
撰文者 陳昱蓉(新竹青年國樂團團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博士候選人)